植物和人是息息相關的,除了作為糧食以外,亦用於節慶、醫藥、玩具、化妝、藝術、文化等範疇;更有改善環境:如防風林、綠化、淨化空氣、調節氣溫的功效。因此居住在有庭院屋子的人愈能抒解緊張、減輕壓力、且更與大自然親近!

園藝治療(Landscape therapyy)即是利用植物、園藝、及人與植物親密關係為推力,結合精神投入、希望、期待、收穫與享受全過程,協助病患獲得治療與復健效果的方法。 園藝治療是藉著從事園藝活動的過程中,幫助人們了解自己及周圍世界的一種治療方法。廣義的園藝治療包含景療(Landscape therapy),藉由景觀元素所組成的環境來作為刺激感官的工具,以達到舒緩身心、治癒疾病的目的。與植物接觸可以放鬆心情、舒緩壓力,人置身於通滿植物的環境中,血壓降低、肌肉放鬆,恐懼感也較為減低。植物的顏色與氣味亦有其療效:不同的顏色會造成人有不同的生理、心理感受,如紅色令人心跳加快、藍色使人放鬆等等。一些香氣植物如薰衣草可舒緩頭痛、失眠的情況,天竺葵可減緩焦慮及疲勞的狀態等。

療癒景觀與園藝治療 (Healing landscape & Horticultural therapy)

     園藝治療簡單來說,就是利用接近植物以及接近自然來得到不良生活行為的改善、生理、及心理上的健康。園藝治療是強調園藝栽培的過程中所得到的精神及生理上的利益。從事園藝植物管理上一些簡單重覆的步驟,不僅可以得到收成而且可以從中了解到維持生命的韻律。

許多人也許會認為如果打籃球也可以增進身體的健康或培養合作精神是否也可以稱為「籃球治療」? 的確如果打籃球可以讓人從疾病中恢復或讓生心理更健康,而且健康的促進是可以有數據可以證實,並且有目標持續的來治療該疾病,也有專業的人在從事此工作,當然任何方式都是一種治療。

為什麼景觀園藝治療越發重要,而療癒庭園被稱之為 “Future garden?這個議題只是一時的流行嗎? 我們來看以下的邏輯:
1.
園藝治療最早起源於精神病院,利用庭園活動來控制患者的情緒,因為情緒及壓力的管理攸關生死存活,是一件需要嚴肅面對的事情。
2. 了解園藝治療的起源,你應該舉一反三! 醫院應該重視環境與病患之間的關係; 墓園的設計應該是療癒景觀設計; 一個公園或庭園應該至少有70%是綠地!
3.
壓力造成至少六項重大死亡的源頭,世界衛生組織(WHO)預言2020年壓力沮喪將成為人類主要的殺手!
4.
再過20年之後大約每五個人就有一個超過65歲以上的人,所以醫院、老人社區、安養照顧中心都需要景觀園藝治療作為一項重要活動。
5. 第四點為何成立? 因為療癒庭園提供運動機會; 療癒庭園讓病患感受到自我而不需像躺在病房吃、喝、拉都沒有隱私及自我,在療癒庭園中,可以坐在樹下、可以搬動椅子到私密的地方吃飯、聊天增加社交機會,因為親友的支持是康復的動力,讓療癒成為「聊」癒! 療癒庭園符合刺激五官的設計是連結病患及自然最佳的場所!
 6.
照顧病患或老人需要看護或護士,環境好的地方自然就有年輕人願意前往工作,美國的護士荒便是一例!

身為一個園藝治療散播相關知識者,應該提昇自己的實力往上提升,不要讓景觀園藝治療停留在”看到種子發芽好開心、看到一朵花感到心情好愉快、或是聞到香草植物治療感冒…..”,景觀園藝治療在台灣之所以不受到醫界認同,被認為是異類療法(Weird things!!靈異!),主要是議題方向及訊息錯誤!

首先要有數據證明,例如研究者在醫院的實驗發現,在病房牆壁上放自然景觀照片、沒有照片只有白色牆、以及只放自然音樂,結果發現對病人康復最有效的竟然是自然音樂!

如同癌症需要靠動手術將腫瘤切除可能會康復!但園藝治療沒辦法讓病人接觸自然腫瘤就會不見,所以醫護人員通常愚笨的認為園藝治療是異類!因此多個名詞解釋也許會容易推廣治療景觀及園藝療法,例如”Restoration garden(復育庭園)! 我們將restoration garden分為兩種,庭園中有場地及活動進行的稱為horticultural therapy garden(園藝治療庭園),沒有活動進行的但有刺激五官的元素融入者稱之為healing garden

台灣的景觀、綠地、開放空間的發展受到阻礙,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建築師干涉太多,公共藝術安置沒有章法,對一般人壓力的解除一點幫助都沒有! 學習景觀園藝療法的人都應該深深記住一點,就是「人與自然之間微妙的關係,經常是無法用研究數據來解釋的!!」,也許一個笑容就夠了。  

台灣的環境,近年來有顯著的進步,綠地及遊憩空間越來越受到重視。但可惜的是,台灣土地狹小、人口眾多,物質享受勝過精神生活,許多弱勢者的空間以及無障礙環境仍舊匱乏。對於具有遺傳性疾病的人的照料、對退休老人的對待、及生活始終面臨升學壓力及父母期待的孩子所應該享有的活動空間始終未能及已開發國家的水準。

大自然的事物包括動物、植物、水、空氣、土壤、石頭…,以及春、夏、秋、冬四季變換等,都和我們的健康息息相關。接觸越多大自然的景物可以讓人活的更健康,如此社會必更祥和,並減少暴厲之氣。

所謂「園藝治療」是指利用植物及園藝讓來參與者從某種生心理障礙恢復到未發病前,甚至比病前更好的狀態的治療方法。因為園藝植物有其生活史,就好像是人類生命的誕生,經過幼年期、青春期、中年期、老年期,最後結種子死亡。園藝植物需要經過一定過程的不同管理才能茁壯開花,因此如果從事園藝植物管理上一些簡單重覆的步驟,不僅可以得到收成而且可以從中了解到維持生命的韻律。

「景觀治療」則是藉由景觀元素所組成的環境來作為刺激感官的工具,也可以說是以外在的環境來當作治療的工具。一個能刺激使用者五感(聽覺、視覺、嗅覺、味覺、觸覺)的景觀或庭園,對人的身心將可產生良善的益處,景觀治療便是以此觀念發展出來的。如果在一個治療性庭園中能有園藝操作的空間及活動,便可將植物的力量發揮到完美的境界。

景觀園藝治療在台灣是一個新的領域,主要服務的對象多為弱勢者,這個知識領域不是金錢更不是權利,而是生命價值的發揮。

透過園藝活動達至治療效果,可追溯到古埃及時代。當時醫生讓情緒波動的病人漫步花園,藉以穩定情緒。在十九世紀,美國開始應用園藝治療於精神病患者。二十至三十年代,園藝治療被認可為一種治療方法。隨著廣泛應用於不同對象,大學及專上學院開始舉辦園藝治療課程。而美國園藝治療協會亦於一九七三年成立,推廣園藝治療及執行專業註冊制度。園藝治療獨特之處是以植物為介入媒體,植物是擁有生命,有其生命週期,需要悉心及耐心照顧料理。

根據美國園藝治療協會(www.ahta.org)的定義,園藝治療是透過有系統安排的園藝活動,如花卉及蔬果種植、乾花手工藝、治療性園景設計等,從而令參加者獲得社交、情緒、身體、認知、精神及創意方面的好處。園藝治療可應用於不同年齡、不同背景及不同能力的對象,如長者、老年癡呆症患者、中風病人、兒童、青年、精神病患者、酗酒者、吸毒者等 。

體能方面的功能  
          
當參加者播種、替植物換盆、澆水、修剪枝葉的過程中,不時舉手、伸展、蹲下等動作,這可訓練手腳大小肌肉,而且能夠訓練平衡力和手眼協調。
漫步花園及一些簡單園藝活動,能提供鍛鍊體能機會,對一些平時疏於運動的參加者十分有用。
園藝治療活動能提供感官刺激,包括視覺、聽覺、味覺、觸覺、嗅覺,對老年癡呆症患者尤其有效。

認知方面的功能
       園藝活動要求參加者跟從栽種步驟,園藝治療師會按參加者的能力,清楚地講述各步驟,並按需要加插示範。另外,在栽種過程,參加者亦需作出不同程度的決策,例如花盆的大小、植物顏色的配搭、澆水的份量、擺放位置、施肥份量等。栽種過程中時常遇到困難,如蟲害、植物凋謝、如何修剪枝葉等,這需要參加者運用解決困難能力。在栽種過程中,參加者不經意地專注園藝活動,這有助促進參加者的集中力。一些栽種過程如鐵樹開花等特別現象,能刺激參加者的回憶。

情緒方面的功能
    依據美國園藝治療協會一項調查結果,在四千多被訪者中,六成被訪者認為園藝能提供和平與寧靜的感覺。另外美國一項歷時八年的調查指出,觀望窗景外樹木的病人情緒得以改善,抱怨減少,甚至止痛劑用量也減少。園藝治療亦會應用於改善參加者的情緒。即使不能親手參與園藝,而只是觀賞青綠的樹木、七彩繽紛的花卉,這也讓人情緒鬆弛、降低血壓、放鬆肌肉、心境平和。
社交方面的功能
    園藝能提供自然舒適、無威脅的環境,讓參加者互相溝通接觸。話題除了栽花結果、種植心得,亦會互相分享家庭、工作、甚至心事。一些園藝活動亦要求參加者互相分享和合作,例如參加者互相合作築起瓜棚,一起除草修剪,亦可互相分享用具、花卉盆栽與及蔬果收成。

創意方面的功能
    許多園藝活動包含創意元素,它能刺激及發揮參加者的創意潛能。例如花卉及盆景擺設、花藝手工藝等。參加者各自發揮藝術創意,每件製成品都是獨一無二,無可比較,這能給予參加者滿足感和成功感。
精神方面的功能
    春天萬物滋生、秋天落葉收成,園藝讓參加者能欣賞和接觸大自然的美麗和變化。認識花開花落皆有時。這能促進參加者對待人生起落、生死等抱著正面積極的看法。

 

園藝治療及治療性的庭園

 

    園藝不單是種種花、剪剪草、挖挖泥,也具有治療效果。在西方先進國家,園藝治療普遍應用於社會服務、醫療機構、學校等。服務對象十分多元化,包括長者、殘疾人士、智障人士、精神病患者、青少年、兒童、精神緊張人士等。

園藝治療除了實質操作的園藝治療活動外,植物的色彩、香味、質地、味道、發出的聲音,能提供不同的感官刺激,帶出歡愉、平和,輕鬆、自信、緬懷、導向等治療效果。

 

感官植物 感官刺激包括視覺、聽覺、味覺、觸覺及嗅覺。植物能提供不同的感官刺激,達至不同園藝治療的目標。
視覺刺激
      不同顏色和形態的花葉,甚具觀賞價值,提供不同的視覺效果。暖色如紅色、黃色、橙色等較為鮮豔奪目,令人精神振奮。冷色如藍色、紫色等較為深沉。混合栽種時花和多年生花朵,可保持庭園色彩繽紛。有時種花可隨季節而更換,為花園在不同季節換上新裝。除了植物花卉外,花園亦吸引各類昆蟲。觀賞蝴蝶和蜜蜂在花間飛舞,能提供視覺刺激的治療效果。
聽覺刺激
    落葉隨風發出的瑟瑟聲,長長青草搖動的沙沙聲,能產生聽覺刺激,感受大自然的奧妙和轉變。樹木、籬笆、灌木叢可以阻隔一些噪音,提供寧靜鬆弛空間。戶外可加設池塘瀑布,室內亦可加設小型水池,潺潺的流水聲也擁有治療效果,令人心境平和。
味覺刺激
         庭園內開闢一角作味覺花園。栽種水果、蔬菜、香草,隨手可以採摘親手栽種的蔬果,與友人分享栽種的成果,可提升栽種者的成功感和滿足感。另外,亦可勾起往事回憶,互相傾訴,緬懷一番。
嗅覺刺激
    充滿香味的花園能令人駐足欣賞,產生輕鬆舒暢的感覺。

香味植物可根據其香味濃度而分類,一些可以遠距離聞其香味,一些則需要近距離接觸,一些則晚間才發出香味,亦有一些要輕揉葉子散發香味。不同香味可產生不同嗅覺刺激效果,使人心曠神怡的香草有薰衣草、令人鬆弛的有香味天竺葵,使人平和的有鼠尾草。
觸覺刺激
    讓參加者觸摸不同質地的植物,達至感官刺激效果。植物不同部份可提供不同感官刺激,例如:樹皮、樹葉、花朵、果實、種子等。不同植物擁有不同質地,包括平滑的、粗糙的、絨毛的、堅實的、薄脆的、肉質的等。

室外植物種類繁多,肉質植物包括虎尾蘭、蘆薈。絨毛植物包括銀葉菊、絨葉光明花等。室內觀葉植物也擁有不同質地,千母葉的毛茸茸薄脆的感覺、佛珠的平滑肉質的感覺,能提供不同的觸覺刺激。

arrow
arrow

    kentgard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