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Aloe.jpg

蘆薈為百合科(Liliaceae)蘆薈屬(Aloe)多年生肉質草本植物。有短莖;葉根生,常綠,肉質,肥厚多汁,含粘滑汁液,劍狀,具白斑,邊緣疏生有刺,葉片長漸尖,長達1540公分,厚有約1.5公分,草綠色;夏秋開花,總狀花序從葉腋中抽出,高達6090公分,其中花序長達20公分,上有疏離排列的橙紅色、白花、黃花等品種小花;蒴果種子多數,不同的品種之間的形狀差異較大。性喜高溫、乾燥和陽光充足或半陰的環境。其耐鹽性佳、抗強風、耐旱性佳、耐寒性佳、耐陰性佳。可單植、列植、叢植。全世界約有三百多種品種。園藝栽培種則有觀葉、觀花或二者兼之,花的形、色也因品種差別而有紅、黃等變化。蘆薈的種類雖然高達三百多種,但具有藥效成份的只有數種。由於蘆薈種類豐富、形狀及葉子很可愛,所以很多人都把它拿來當作觀賞植物。

喜歡生長在排水性能良好,不易板結的疏鬆土質中。一般的土壤中可摻些沙礫灰渣,如能加入腐葉草灰等更好。排水透氣性不良的土質會造成根部呼吸受阻,爛根壞死,但過多沙質的土壤往往造成水分和養分的流失,使蘆薈的生長不良。

適時澆水是炎熱夏季特別要注意的。蘆薈喜光耐熱,但在夏季溫度高、降水少時也要防止乾旱,適當地澆水可獲得更高的產量。澆水需視土壤乾燥狀況調整。蘆薈雖然耐旱即使不澆水也能存活,但是過於乾旱則會停止生長。生長環境喜歡半日照,給予適度的陽光和水份才會長得更好,避免烈日高溫下澆水,較易引起腐葉病,土壤若是積水不退則會造成根部潰爛。蘆薈在1535左右生長最快,這段期間要加強管理,多次鬆土除草,可促進土壤的通氣性,加速轉化土壤養分,促進根系發達,提高抗病能力,達到快速健康成長。

生長旺盛期土壤中養分不斷被株體吸收,如未及時追肥就會影響蘆薈生長。施肥應定時定量,不能等蘆薈生長受了影響後再施肥。施肥一次不宜過多,避免沾污葉片,如果沾污要用清水沖洗。種植三年左右的蘆薈就可採摘了。三年以上的葉子藥用價值更高。採葉時一般要從植株下部成熟的葉片開始,不要傷害植株,保持中體完整。因蘆薈葉中水分佔96%以上。破損的葉體中的汁液流出,對其營養是個損失。另外破損的葉子也不易保存,還會影響其它葉片存放。到了秋季就要控制澆水,可採取噴水的方法,即使土壤比較乾燥也沒有關係,否則很容易爛根。秋冬季節除了注意保暖,還要注意盡量讓蘆薈多見陽光。室內盆栽蘆薈可以放到避風向陽的地方。如果溫度較低,可以用透明的塑料袋罩住在早上9點以後,3下午點以前進行日晒。

蘆薈怕寒冷。由於葉片含水量高達9成以上,因此對低溫非常敏感冬天需注意寒害,攝氏10度以下會凍傷,在5℃左右停止生長,它生長最適宜的溫度為15℃~35℃,濕度為45%~85%。

一般都採用分株移植方式較為便捷。蘆薈剛移植的幾天過後會慢慢變黃轉褐,這是發根前期緩苗過程的正常現象,經過三~四週重新適應土壤環境長出新的根芽後就會開始逐漸轉綠移植前若先將根部曝露在空氣中幾天晾乾後再栽種則可縮短緩苗期

移植時可施用適量有機質肥料,或將根部沾抹有機營養稀釋液(1000) ,並在栽種後定期(2~3)噴灑,可以加速成活,並使根群發達生長期中大約每一~二個月施以少許有機質肥料即可,施肥時應避免肥料顆粒停留在葉腋間,以免葉片燒傷

定期人工除草,不使用破壞生態環境的除草殺蟲劑蚯蚓、蝸牛及各種昆蟲不但可以幫助鬆土,其糞便更是最佳的天然有機肥,含有多種微量元素,有利於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促進根系對土壤中養分的吸收,加速根系與葉片的生長,提高蘆薈的藥效與抗菌能力

蘆薈的葉片中含有超過二百種化合物,當中包括有20種礦物質、18種胺基酸、12種維生素及其他各種不同的養分,包括多種黏多醣、脂肪酸、蒽醌類及黃酮類化合物、糖、活性酶等。蒽醌類又名安特拉歸農綜合體(Anthraquinone complex),有消毒殺菌的功效,主要存在於汁液裡。不過,蘆薈的表皮含有大黃素,可以令服用者腹瀉,及令孕婦流產,因此蘆薈必須去皮食用。

arrow
arrow

    kentgard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